• 网站首页
  • 学校概括
    •  办学理念
    •  学校校训
    •  学校大事记
    •  乘车路线
  • 素质教育
  • 学生园地
    •  学生作品
    •  学子心声
  • 专业介绍
    •  平面广告定向就业班
    •  室内外装饰工程
    •  计算机网络工程
    •  建筑多媒体
    •  学前教育
    •  计算机艺术设计
  • 就业服务
    •  就业新闻
    •  就业流程
    •  求职技巧
    •  合作单位
  • 学历教育
    •  电大教育
    •  成考教育
    •  网络教育
  • 我要留言
  • 招聘信息

就业服务
  • 就业新闻
  • 就业流程
  • 求职技巧
  • 合作单位
内蒙古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
咨询热线: 0471 - 3298702
校址: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秋实璟峯汇B坐7楼
校企热议:职校如何抓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面对专业人才缺口巨大的现状,不少企业主动下“血本”参与校企合作——职校如何抓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近日,教育部与一汽丰田等8家企业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8家企业捐资1亿元人民币鼓励职业学校培训师资、开发教材及设置奖学金。在当前校企合作常被认为是职业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状下,为什么企业愿意下“血本”支持和参与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又该如何抓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合作动力来自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此次签约仪式上,丰田公司共捐助了包括教具、培训等在内的4000多万元,此前该公司还投入了6000多万元,与33所职业院校开展了设备投入、师资培训、促进就业等多项合作。
       谈到为何愿意下如此“血本”来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放说:“汽车行业对售后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丰田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通过与教育部合作培养,认证、吸纳人才,很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活跃在丰田汽车的各品牌经销店中。”
        与丰田公司一样,麦特集团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此次投入2000多万元与100所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也是为了满足汽车维修企业对于高水平车身维修技工和深化保养技工的大量需求。据该公司总裁盖方介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事故车维修和深化保养在行业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的《2010年紧缺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汽修人才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人的缺口,我国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已远远满足不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国内共有近35万家汽车维修企业,其中技术人员大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维修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钣金技工,但目前国内仅有十几所学校设有车身修复专业,每年毕业生不超过500名人,而深化保养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与社会需求差距巨大。”盖方介绍说。
        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长期以发动机、底盘、电器检测与维修为主。“目前大约有近2000所中职学校和近500所高职学校开设汽修相关专业,所培养的大多是汽修机电类专业人员,已大大超出了行业的需求量,这是很值得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深思的。”盖方认为。
        企业首选有师资有技术的学校
       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使企业求贤若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当然愿意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那么企业愿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进行合作呢?
       “作为企业,校企合作的首选肯定是师资、技术等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的学校。”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说,像这次亚龙与北京发那科公司一起捐助设立的30个“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其设备都是当前我国行业企业最主流的数控设备。“如果把这些设备捐赠给某所职业学校,而学校的老师不会操作这些设备,不懂这些技术,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呢?因此,对于有意愿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的职业学校,其师资水平一定要跟上。”
       “大企业比较青睐于跟实力比较强的职业学校合作,那像我们这些规模和实力较小的学校该怎么办?事实上,校企合作的资源不均衡是广泛存在的,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学校甚至可以随便挑选企业合作,而一些小的学校只能合作无门。”一位职业学校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勇分析说,随着校企合作越来越细化,肯定需要更多的职业学校参与进来。“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在头疼找不到愿意合作的职业学校,这里最大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建议教育部门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能让各个层次的学校和企业都能找到‘牵手’的‘红娘’。”
       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开展多层次合作
        面对企业的合作意愿,职业学校又该如何抓住机遇,接住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曾与多所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与丰田公司合作,在汽修专业建立“丰田品牌班”,将国内唯一的钣喷培训体系引入学校,同时借鉴丰田公司先进的技术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造,使该专业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系统的“领头羊”。学校还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成立了国内首个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学院党委书记李怡民认为:“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学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条件,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层次的合作。”
       李怡民将之总结为四个“敏感期”:一是设备敏感期,学校从一开始关注企业给予自己多少设备,到借助企业支持科学地购置设备,不断完善学校的实训基地,并逐步与企业合作研发教具设备。二是技术敏感期,学校不仅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工艺流程,还把教师送到企业去培训,取得企业培训师资资格。三是理念敏感期,企业的先进理念开始内化,学校开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并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四是服务敏感期,学校不再关注企业能给自己什么,而是关注企业需要什么,学校不仅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还要帮助企业员工技术提升,参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职业学校必须意识到,只有服务学生、服务行业企业,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只要沿着这个思路扎扎实实地做好分内的事情,就不愁没有企业来合作。”李怡民说。
内蒙古计算机专修学院 版权所有 | 蒙ICP备:2011569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194号秋实璟峯汇B座7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浩海网络